发布时间:2024-07-20 17:09
项目背景:以新加坡为支点,撬动亚欧工业数字化转型
在“工业4.0”与新加坡“智慧国家计划”双重驱动下,鼎兴未来商学院联合西门子东南亚总部,针对区域制造业升级痛点,设计为期18个月的实战型人才培养项目。项目聚焦三大目标:
1. 培养兼具工业物联网(IIoT)技术与商业战略的跨界人才;
2. 为东南亚中小企业提供可落地的数字化转型方案;
3. 构建连接欧洲技术标准与东盟产业需求的创新网络。
创新实践:政企校三方联动的教育新模式
1. 课程设计:从新加坡樟宜数字工厂到课堂
真实场景驱动:西门子开放其新加坡樟宜数字工厂(东南亚首个全数字化生产基地)的脱敏数据,学生使用MindSphere工业云平台,为马来西亚某汽车零件供应商设计“设备故障预测模型”。
政策融合教学: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(IMDA)专家参与授课,解读区域数字贸易规则对技术方案的影响。
2. 跨国产教融合
双导师制:每5位学员配备1名西门子德国总部工程师(远程)与1名新加坡本土教授,共同指导完成“智能工厂能耗优化”毕业课题。
东盟协作挑战:学员联合越南、泰国高校团队,为印尼家电制造商设计跨国产线协作方案,最终成果在2023年东盟工业博览会展出。
3. 政府赋能创新
- 项目入选新加坡教育部“企业实验室计划”,获200万新元资助建设“工业元宇宙联合实训中心”,学员可模拟操作西门子德国安贝格工厂的虚拟数字孪生系统。
成果亮点:教育价值与产业效益的双向兑现
人才培养维度
就业竞争力:50%的学员入职西门子、博世、吉宝集团等企业,其中9人进入西门子“东南亚工业人工智能项目组”;
国际认可:2名学员的方案被纳入《西门子全球工业4.0白皮书》,3人获德国TUV莱茵认证的“智能制造工程师”资质。
产业赋能维度
技术落地:学员团队开发的“工业机器人VR培训系统”在西门子东南亚工厂应用,培训效率提升40%,相关技术获新加坡知识产权局(IPOS)2项发明专利;
成本优化:为泰国食品包装企业设计的“智能仓储调度算法”,实现物流成本降低18%,入选新加坡EDB“2022年十大中小企业转型案例”。
教育范式维度
标准输出:与西门子联合制定的《东盟智能制造人才能力框架》被马来西亚、越南纳入国家职业认证体系;
生态拓展:衍生项目“东盟工业创新加速器”已吸引47家企业入驻,累计孵化学员创业项目23个,其中4家获淡马锡旗下基金投资。
未来展望:从教育项目到产业创新引擎
2024年,鼎兴未来商学院与西门子宣布启动“AEIBP 2.0计划”,重点布局:
1. 人工智能融合:新增“生成式AI工业应用”课程模块,学员将参与西门子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(A*STAR)合作的AI质检系统研发;
2. 零碳转型:开设“可持续智能制造”方向,对接新加坡2030年绿色发展蓝图;
3. 区域普惠:向越南、老挝等东盟国家开放50个全额奖学金名额,推动东盟工业数字化均衡发展。
鼎兴未来商学院
当教育扎根产业热土、联动政策资源时,一所商学院可以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加速器。在这里,学生的代码写入真实工厂的流水线,课堂方案转化为跨国企业的战略蓝图——这正是新加坡作为全球教育创新枢纽的鲜活注脚。